癫痫发作时,患者突然倒地、全身抽搐的画面,总让人觉得神秘又可怕。其实,这种 “失控” 的背后,是大脑神经元在短时间内 “集体狂欢”—— 异常高频放电引发的连锁反应。那么,到底是什么打破了神经元的 “平静”?从先天基因到后天创伤,这些隐藏的根源值得每个人警惕。
差不多 30% 的癫痫患者,都能查到遗传因素。咱大脑里的神经元要靠离子通道维持电活动的平衡,这就跟电路里的稳压装置一个道理。要是 SCN1A、KCNQ2 这些基因出了问题,离子通道就不好使了,神经元就像失控的电流,动不动就疯狂放电。
儿童失神癫痫就是个典型例子。这些孩子经常会突然发愣,眼神直勾勾的,一天能发作好几十次,做脑电图会看到规律的 “3Hz 棘慢波”。研究发现,他们的 15 号染色体有点毛病,导致大脑皮层的神经元一起乱放电。还有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也挺特别,宝宝出生几周就可能发病,不过长大点自己就好了,但家里往往能找到类似病史,遗传的痕迹特别明显。
不过话说回来,有致病基因也不是一定会发病。只要平时注意别熬夜,预防感染,说不定一辈子都不会发作。
脑外伤是成年人得癫痫的一个主要原因。数据显示,要是脑袋开放性受伤,比如颅骨骨折,得癫痫的概率是正常人的 5 倍;就算只是轻微脑震荡,发病风险也会翻倍。
大脑受到撞击后,有些神经元会坏死,胶质细胞会增生,愈合的时候长出的瘢痕组织,就成了持续放电的 “病灶”。25 岁的小李之前出车祸伤到了脑子,当时就觉得有点头痛,没太在意,结果半年后突然全身抽搐。一检查才发现,受伤的地方长了瘢痕,一直在偷偷放电。更坑人的是,大概 10% 的患者在脑外伤 3 年后才第一次发作,这也是为啥医生总强调受伤后得长期复查。
脑炎、脑膜炎这些感染,对神经元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。单纯疱疹病毒最爱往颞叶跑,一旦感染就会引发严重炎症,差不多 40% 的患者最后会发展成慢性癫痫。在发展中国家,结核杆菌引发的肉芽肿压迫脑组织,也是常见病因。
5 岁的朵朵得了病毒性脑炎后,一直发高烧,还不停地抽搐。虽然感染治好了,但脑电图还是显示不正常。医生解释说,病毒把神经元的 “绝缘层” 破坏了,电信号传得乱七八糟。这种感染后引发的癫痫,吃药效果往往不太好,得长期治疗。
60 岁以上的癫痫患者里,有 40% 是因为脑血管病。脑梗死会让脑组织缺血缺氧,神经元没 “电” 了就开始乱放电;脑出血更直接,血肿压迫加上血液刺激,神经电活动全乱套了。
72 岁的张大爷有天左边肢体突然抽搐,一查发现是右侧颞叶梗死。这种 “卒中后癫痫” 经常只是局部发作,很容易被当成中风后遗症。更要命的是,有些老人第一次癫痫发作,可能是脑梗死的 “预警信号”,比肢体麻木这些症状出现得还早。
差不多 30% 的脑肿瘤患者,最早出现的症状就是癫痫。像脑膜瘤、胶质瘤这些长在大脑皮层的肿瘤,会直接压迫神经元,改变周围的电环境,导致异常放电。
45 岁的王先生老是闻到一股焦味,还经常发愣,去医院一查,原来是颞叶长了胶质瘤。肿瘤压迫到海马体,神经元就开始疯狂兴奋。有意思的是,有时候癫痫比头痛、呕吐这些症状更早出现,反而成了发现肿瘤的关键线索。
先天性脑发育畸形也不能忽视。得灰质异位症的人,本该长在大脑皮层的神经元 “跑错地方” 了,形成奇怪的神经网络,很多孩子婴幼儿时期就会发病,而且特别难治。
血糖、电解质一旦失调,神经元马上就不淡定了。血糖太低,大脑没能量了,神经元就会变得异常兴奋;血钙太低,神经递质没法正常释放,肌肉就开始抽搐。
28 岁的程序员小张连续加班后,因为低血糖突然意识模糊,手脚乱抽,喝了糖水马上就好了。这种代谢性癫痫,只要把诱因解决了基本就能好,但要是低血糖反复发作,也会损伤神经元,留下长期发作的隐患。
癫痫发作看着突然,其实是好多因素凑到一块儿导致的。遗传是 “先天底子”,外伤、感染这些是 “后天导火索”,两个碰到一起就容易发病。搞清楚这些原因,患者就能针对性预防,比如脑外伤后定期复查;医生也能更好地治疗,不管是手术切掉瘢痕组织,还是用药调节离子通道,都能更有针对性。
记住,癫痫没那么可怕。只要找准病因,好好治疗,70% 的患者都能控制住病情,照样能正常生活。搞明白发病的真相,用科学的方法应对才是硬道理。